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让“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常态化

2025年01月06日 15:25: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发治 编辑:田莉

  近日,江苏省苏州中学公布其赴高校招聘2025年应届高层次优秀毕业生录用名单,名单显示,苏州中学录用的13名毕业生中,清华大学毕业生6人,北京大学毕业生4人,博士毕业生8人,硕士毕业生5人,并无一人是师范专业毕业,“硕博”生当中学教师引发热议。

  “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屡上热搜,是因为在一些人的眼里,中学校没有大部门的光鲜亮丽,“硕博”生在此就职是“大材小用”,实际上,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整体上提升了社会学历水平,再加上一些学校重“学历”、重“名校”情结的推动,抬高了教师招聘的选拔门槛,这样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既表明了我国在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同时也折射出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展现担当作为,其实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名校硕士博士进入基础教育领域工作早就是普遍现象,不会引起热议,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基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能够更上一个台阶,到那个时候,“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现象也不再成为新闻。

  “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一方面,职业生涯起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硕博”生选择到哪里工作,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做出的符合他们实际的选择,他们入职中学教师,但是不一定止步于中学教育,他们中学任教的经历,将是其成长的宝贵财富。另一方面,中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主阵地,也完全“用得着”硕士博士毕业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用他们带来的新工作理念和方法,推动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为我国“教育强国”战略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硕士博士毕业生在中学任教,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双赢”之举,那些认为中学招聘硕士博士是“人才高消费”、硕士博士当中学老师是“人才浪费”的都是“伪命题”,是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人才工作的一种误解。

  “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不被热议,“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关键。学校和地方教育部门作为用人主体,要充分做到以人为本、用好人才,为“硕士博士教师”提供施展才华、锐意创新的平台,让他们能够潜心治学,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这是对“人才高消费”“人才浪费”等质疑的最好回应。同时,“硕博”生也要认识到从“高学历”到“名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学教师工作看似平常,但也有很多值得用心之处,需要从教育实际出发,在教学岗位上不断打磨、探索和提升自己,才能更好的胜任繁琐而具有挑战的教学工作。另外,政府和学校也不要弄什么“清北教师”“硕博教师”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对内管理施“压力”、对外招生贴“标签”,搞虚名浮夸乱象,需要共同合力,让“名校硕博当中学教师”常态化。

  作者:李发治


 (编辑:田莉 责编:崔凤娇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