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斩断伸向惠民消费券的“黑手”
2025年01月13日 15:22:4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潘铎印 编辑:崔凤娇
近期,全国多地持续发放消费券,“真金白银”点燃消费热情。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紧俏的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在网络平台上倒卖;还有一些“黄牛”勾结商家,利用消费券虚假消费,骗取补贴。近日,上海警方就会同有关部门破获了两起涉消费券违法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8名。2024年11月初警方侦查发现,某餐饮店存在大量使用消费券的不实消费,疑似骗取补贴。(1月13日新华网)
岁末年尾,全国多地政府为提振消费、发展经济,纷纷发放消费券,以“真金白银”点燃消费者的购物热情。作为暖心之举,消费券的发放是基于对市场的扶持和对民众福利的考量。对消费者来说,能降低生活成本、提升消费体验。对于商家而言,消费券是吸引客源、增加营收的“利器”。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消费券无疑可以更好激活市场、刺激消费。
政府发放消费券,作为一种刺激经济、提振消费的政策工具,其本意是为了惠及民众,促进经济循环。然而,消费券却在一些地方遭遇了“黄牛”的“围剿”,上海、浙江、山西等多地爆出消费券被“黄牛”截胡、倒卖,出现“秒光”现象,甚至有“黄牛”勾结商家骗取补贴,让原本的惠民政策变了味。将真金白银的补贴发给消费者的惠民政策,却成了“黄牛”的生意经,不仅破坏市场秩序,造成经济损失,还让好政策的效果打了折扣,伤了消费者的心。
一边是普通市民“掐点”抢券,一券难求;一边是“黄牛”明码标价,公然倒卖消费券。面对庞大的消费券市场,“黄牛”利用技术手段进行批量抢券、倒卖,形成了灰色产业链条。继囤景区门票、演唱会门票后,“黄牛”又将黑手伸向了以旧换新、消费券等惠民政策。这已不是简单的薅羊毛行为,更涉嫌违法犯罪。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倒卖消费券涉嫌骗取公共财物,如金额较大,扰乱了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而利用消费券骗取政府补贴,还会构成诈骗罪,受到刑事处罚。
坚决斩除伸向惠民消费券的“黑手”。消费券的公平发放,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民生工程,绝不能让其沦为“黄牛”赚取差价、非法获利的工具。各地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应加强联合行动,加大对“黄牛”倒卖消费券、套现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倒卖消费券的行为严厉查处,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提高违法成本,严惩不贷,用法治利剑斩断伸向惠民消费券的“黑手”,让消费券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让惠民政策行稳致远。对不诚信的商户和个人,采取纳入“黑名单”等措施,限制其获取消费券的机会,让消费券用到该用的人群之中,确保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福利,维护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不让不法行为的土壤滋生蔓延。网络平台要加强数字监管手段,全面追踪和监管消费券的发放、使用和核销全流程,精准识别异常交易数据,让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遏制不法行为滋生的土壤。广大消费者要抵制购买倒卖的消费券,积极举报不法行为,不让自己成为不良产业链的“帮凶”。
岁末年尾正是消费旺季,多地已启动新一轮的消费券发放活动。各地方应完善监管机制,建立消费券使用的追溯机制,堵住相关漏洞,强化消费券的使用情况监管,促进消费券规范有序使用,为消费市场注入强劲活力与动力,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潘铎印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