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莫让年龄歧视成就业“绊脚石”

2025年02月20日 15:22:3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崔凤娇 编辑:崔凤娇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的一则环卫工人招聘公告,因其对环卫工人年龄设限“35周岁及以下,持有汽车驾驶证照者可以适当放宽至40周岁”,而引发了广泛热议。2月19日,新市街对此作出回应,表示将立即整改并调整岗位条件。

“35岁现象”已成为职场中的一道无形门槛,不少岗位在招聘时都将此作为限制条件,这早已令求职者习以为常。然而,将其应用于环卫工人这类基层岗位,着实令人感到诧异。诚然,环卫工作对身体条件有一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勤劳、耐心和责任心等品质,这些品质并不受年龄所限。况且,年龄本身也并不能完全反映一个人的工作能力、职业素养或发展潜力。

年龄不应成为就业的限制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许多中年人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而且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具备更强的责任心和团队精神,他们同样也能胜任这一岗位。用人单位将年龄作为招聘的唯一或主要条件,不仅违反法律规定,还剥夺了大龄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利,阻碍社会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大龄劳动力在就业市场中比重持续增加,若一味以年龄为门槛,无疑将加剧社会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用人单位在发布招聘要求时,不能简单“一刀切”,而应根据不同行业的实际需求灵活选人,避免机械地设置年龄门槛,将求职者拒之门外。

打破年龄歧视,让每个人都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打破“35岁门槛”,破除“职场年龄观”,共筑公平就业梦。政府应加强就业市场监管,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明确禁止不合理的年龄歧视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同时,用人单位也应转变观念,摒弃年龄偏见,根据工作实际需求和劳动者能力来选拔人才。

年龄不应成为束缚个人发展的枷锁,而应成为人生阅历和坚韧精神的象征。我们还应该倡导包容多元的就业观念,尊重并认可不同年龄段劳动者的价值和贡献,让每个劳动者在职业道路上看到希望,让每一个人都能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中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

作者:崔凤娇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