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民之所盼”变为“民之所赞”|青年“会”谈
2025年03月10日 11:14: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范半烟 编辑:崔凤娇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卫健委四部门负责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就业、住房、健康、养老……这场民生记者会,聊的是家事,更是国事,全是咱们最关心的事。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就业、住房、健康、养老……密集的民生议题背后,是赤诚的为民之心,是关乎你我的民生问题,面对新阶段的民生之问,政府工作报告都有答案,而相关部门负责人的主动应答,是负责任的体现,也及时为百姓解惑,让他们更好地接收新一波的“民生红包”。
民心所盼即施政所向。民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底色,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核心工作。政府工作报告顺应社情民意,方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凝聚起强大力量,更好地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数字,是扑面而来的好消息,是惠民生、服务民生的有力体现,聚焦民之所盼,积极回应民生关切,让财政资金的流向更加精准高效,把每一分钱花在关键处、花在刀刃上、花在百姓心坎里。
把百姓心上事当成上心事。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1222万,290多个地级市开展城市体检,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每一项都是百姓的身边事、心上事,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焦点,要回应民生关切,更要化解好困扰群众的心事,才能让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从纸面到地面。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使命责任,广大党员干部要知重负重、主动担当,深入到基层一线,聚焦百姓的具体问题,善于换位思考,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才能办出效率、办出效果。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枝叶总关情”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给出了新解法、金点子,要转化为好政策、好声音,关键在抓落实,切实把困扰群众的问题解决在实处。比如,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上,今年将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出台新一轮支持政策,稳定招聘规模,扩大“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人员数量,实施百万就业见习计划,全面推广求职训练营,推进“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制度。多个渠道努力,千方百计攻坚克难,着力把百姓期盼的事办成满意的事情,让利民惠民春风拂遍千家万户,让辛苦指数变为百姓幸福指数。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件件都是关键小事,关系国计民生的长远发展。把群众的好事办好、办实,让14亿多人民群众的幸福可感知、可触摸,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着力把民生愿景变幸福实景,让百姓舒展眉头,露出笑脸,获得更多的民之所赞。
作者:范半烟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