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为笔 绘就民生幸福图景|青年“会”谈
2025年03月10日 11:14: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唐代远 编辑:崔凤娇
锚定新坐标、描绘新蓝图,全国两会既是议大事、谋大计的重要平台,也是观大局、察大势的关键窗口。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站在新的时间坐标,2025年全国两会承载更多的期盼、备受瞩目。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肩负人民的重托,传递基层声音,回应民生关切,聚焦“国之大者”共商大计,共绘民生幸福图景。
回顾2024年的民生保障领域,它就像一首激昂的交响乐,从坚定的就业保障到精准的以旧换新政策,从温暖人心的保障房建设到系统推进的民生工程,这些有力的举措生动诠释了以人民为中心、执政为民的理念,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逐步成为现实。
如果将经济发展比作一部机器,那么民生保障就是其中最精密的齿轮。事实一再证明,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相互咬合的“复调交响”。例如,浙江嘉兴的“政校企社”协同培养模式,就像一把精准的钥匙,开启了产教融合的大门。通过与职业院校、企业的深度合作,嘉兴市的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29.07万人,连续四年新增大学生超过10万人。这不仅解决了企业的“技工荒”,也让年轻人能够在出校门口的同时就端好饭碗,民生温度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再比如,从国内各地2024年的目标来看,加快都市圈建设、推动“一小时通勤圈”成为热议话题。除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都市圈,河南郑州、四川成都、山东济南等地也在积极推进“一小时通勤圈”建设。而今,各地不仅提高了跨城通勤的人数,也使得消费市场更加活跃。可以说,民生政策的互通不仅是资源的流动,更是人心与机遇的同频共振。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既是家事,也是国事。面对日益加深的老龄化挑战,3.1亿老年人的潜在需求正在重塑万亿市场,民生创新既继承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文化传统,又谱写了科技赋能的未来篇章。以江苏徐州为例,城乡低保标准、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已全面实现同城同标,城乡低保标准从2020年的每人每月650元提高到760元,实现了“十二连增”,近五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6.92%。再看中央级养老政策,今年1月,《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正式实施,首次构建了“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既让城市更加理解老有所养的重要性,也让老年人就近享受有质量的养老服务,更让民生升温、幸福满格。
共同富裕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无数具体场景编织而成的民生长卷。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品种范围实现了全国基本统一,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由国家层面统一确定和管理,各地不作调整,支付范围全国统一。在异地就医问题上,2024年,国家医保局联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服务的通知》,消除了跨省就医的隐形门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民生保障的考卷上既有必答题,也有新命题。如需更加关注新业态从业者权益、老龄化服务,进一步精细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在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中真抓实干,给老百姓带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一年春作首,奋进正当时。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舞动春晚、DeepSeek惊艳世界、《哪吒之魔童闹海》连创票房历史……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既满怀希望,也坚持孕育收获。从春天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让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流、政策的协商,汇聚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让我们期待这场春天的盛会传递出更多好声音,在不懈奋斗中铸就更加灿烂辉煌的伟业。
作者:唐代远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