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青年说

向“新”而行,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青年“会”谈

2025年03月11日 10:33:5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李萍 编辑:田莉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近年来,我国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推动高质量发展,各地各部门既要抓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也要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在深化改革中推动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各地各部门要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堵点,要建立首次产业化风险分担和资金支持机制,要优化科研经费分配机制,有针对性地增加对关键技术与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投资,要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学科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试点成果转化职称通道,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培养更宽视野的创新人才,要明确成果权属与权益分配,放宽科研人员考核,营造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各地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聚力,在持续深化改革中增强发展动力。

在动能转换中加快产业发展。新旧动能的持续平稳转换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各地要聚力突破关键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在高端制造领域打造一批高水平、标志性智能工厂,要以数据为基石,深化大模型在生产和科技研发场景中的应用,助推高质量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是新增长点和新动能。各地要因地制宜,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率先发展,避免一哄而上,要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同时,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合作,共享研发、制造、测试、场景验证平台等资源,实现共赢,避免内卷式竞争。各地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在科产融合中激荡发展活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中试平台连接技术与产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中试平台需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成立团队攻关技术难题,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企业既要更加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找准研发方向,各地也要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要持续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各地要构建人尽其才的职业发展通道,支持青年人才在重大工程中担纲领衔。

作者:李萍


(编辑:田莉 责编:崔凤娇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精彩】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