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伸向校园的"隐形毒链"很难斩断吗?

2025年03月25日 15:33:4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田莉 编辑:文骥

近期,一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通过各种隐秘的渠道,轻易地被未成年人购买,不少孩子因此染上烟瘾。记者在上海、广东、湖南等地调查中发现,吸果味电子烟的中学生大有人在,只要不穿校服,都能轻易买到电子烟,甚至是调味电子烟。而不法销售人员也十分警惕,线下购买渠道极为隐蔽,为躲避监管还转为线上交易。(3月24日,央视新闻)

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或是受“朋友们都抽,我也想抽”的从众心态影响,部分青少年背着家长偷偷吸食果味电子烟。这类电子烟口味丰富多样,有草莓、柠檬、西瓜、芒果、菠萝等多种选择,其清爽香甜的口感极易让青少年上瘾。更令人担忧的是,市场上还出现了所谓“无尼古丁“的电子烟新变种,宣称”健康无害“诱导消费者吸食。

殊不知,这些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包装时尚的果味电子烟,实则是侵蚀青少年健康的“隐形杀手”。据调查,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专家称,长时间吸食电子烟,会损伤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一旦成瘾,最终可能通过高尼古丁含量缓解烟瘾。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发育和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期,吸食电子烟成瘾不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危害,更有甚至,还会驱使他们因为购买电子烟的资金而走上犯罪道路。

现行《电子烟管理办法》虽明令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电子烟产品,监管部门也在不断加强技术防控和打击力度,学校和家庭也多方合力进行教育干预,但仍对铤而走险的不法分子防不胜防。某投诉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2025年3月10日,以“电子烟”为关键词的总投诉量共350件,其中提及“未成年”“孩子”的占比达16%。投诉问题排第一的是非法出售,占比高达31%。

线上线下渠道多样、货源不断,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为何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现行法律惩戒的威慑力不足。对于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处罚,多为没收违法所得或处以罚款,鲜有刑事处罚案例。较低的违法成本,与巨大的获利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加之青少年辨别能力较弱,极易受到果味电子烟的诱惑而误吸,使得一些不法商家甘愿冒险,不惜以牺牲未成年人的健康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一己私利。

果味电子烟背后的利益链条,恰似一条“隐形毒链”,正悄无声息地向校园蔓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构成严重威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要斩断果味电子烟伸向校园的“隐形毒链”,仅靠监管部门、学校、家庭等多方协同发力远远不够。唯有以重典治乱的决心和态度,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商家进行重罚或重判,让法律的威慑力真正得以彰显,使不法分子无利可图,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危害未成年人健康的行为。

作者:田莉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