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高赞作文得到故乡热情回应,真诚永远打动人心

2025年04月02日 15:09:3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杨朝清 编辑:田莉

日前,杭州市丁兰实验中学910班张潇冉同学的作文《旧轨还乡》,打动了万千读者,收获了众多评论。从一封回信到A级景区全免费,再到邀请张潇冉老师同学中考后游内蒙古,后续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还有一系列的文旅宣传安排:“我们诚挚向潇冉约稿,等她来内蒙时,再写一些家乡的变化。”(3月31日《钱江晚报》)

相隔上千公里的浙江杭州和内蒙古乌兰察布,因为一名初中生、一篇作文产生了良性互动。透过张潇冉同学朱自清般的细腻文笔,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急剧社会变迁带来的种种变化,都给人们的“心灵地图”留下了印记。

张潇冉的《旧轨还乡》是对模板和套路的超越,能够发现这篇佳作并给予展示舞台的语文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伯乐”。始终相信个性化表达,用真情流露替代程式化、套路化写作,张潇冉及其语文老师都值得点赞。

在流量社会,一篇初中生的寒假作文,为何会得到广泛传播?张潇冉用细腻的笔触勾勒了归乡途中的所见所感,句句不提思念,却句句表达思念。最好的传播要充分调动人们的情绪、情感、欲望和认同,引发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在社会流动不断加速的当下,许多人都饱含着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许多人都是“张潇冉”。

不论是充满温情的回信,还是赠送独具内蒙古地域特色的美食,抑或是内蒙古所有A级景区长期对她免费,家乡和父老乡亲对张潇冉的爱意可见一斑。高赞作文得到故乡热情回应,不仅是家乡对在外求学游子的关爱与礼遇,同时也是对所有游客的尊重和善待。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内蒙古文旅部门既把握了这一次旅游资源出圈传播的宝贵机会,也保持了克制和审慎,没有被流量所裹挟,而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考虑到张潇冉正在备战中考,内蒙古文旅部门没有打扰她,而是和她的家人取得联系。“她回家乡的事情不着急的,等她考完。”质朴的语言,彰显了家乡的真诚与厚道;没有被功利、短视所驱使,而是有着自己的笃定与坚守,内蒙古文旅部门的这波操作,确实很“上分”。

在人工智能时代,张潇冉的《旧轨还乡》以及内蒙古文旅部门的回信,都让我们见识了文学的力量。虽然借助各种各样的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写出一篇篇看上去还不错的作文,但却缺乏打动人心、扣人心扉的感染力,为何?写作不仅需要知识、经验、技能,更离不开富有好奇心、创造力的思想以及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表达,这或许正是目前人工智能工具所不具备的。

旅游作为一种将消费者的需要、认同、情感和文化勾连起来的经济活动,承载着人们对丰盈精神家园的渴望。在全域旅游时代,人们不仅喜欢自然之美,也在乎人文之美。高赞作文得到故乡热情回应,让我们意识到内蒙古不仅有丰富的自然美景,也有真诚、厚道的精神之美,值得更多的游客前去找寻诗和远方。

作者:杨朝清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