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守护公园公益性,莫让“圈地经营”成顽疾

2025年05月07日 15:20:4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王恩奎 编辑:崔凤娇

近日,南宁邕江南岸公园 “圈地” 现象引发广泛关注。南宁市良庆区园林管理所迅速回应,经核查,此类未经许可占用公共绿地、搭建帐篷与摆放桌椅的行为,均属违规。公园管理方并未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划定经营区域。目前,主管单位已组织人员对违规占地经营者进行劝导,责令其拆除帐篷,积极开展整改工作。(5月7日,广西新闻网)

公园,特别是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为公众打造的休闲、娱乐与健身空间,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公益性毋庸置疑。当部分区域被圈占用于商业经营,公共资源便沦为少数人的 “摇钱树”,严重损害公众权益。以上海东明公园为例,大片本供居民散步、锻炼的草坪被围起,居民只能借狭窄步道通行,活动空间大幅压缩,且老人、儿童极易被隔离栏绊倒,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从管理层面剖析,这类现象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公园产权结构复杂,如东明公园产权归属企业,尽管向市民开放,但在管理运营过程中,企业利益与公众利益易产生冲突,企业为追求经济回报,可能擅自引入商业项目。与此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公园内经营行为监管缺位。按规定,严禁任何与公园公益性及服务游人宗旨相违背的经营行为,然而现实中,监管不力让违规经营有机可乘。另外,部分公园管理方在平衡市民需求与商业利益时存在偏差,规划经营项目时,未充分征求市民意见,忽视了公园服务公众休闲的核心功能定位。

诚然,公园运营维护需要资金支持,适当引入商业元素并非不可行,但必须以合法合规为前提,切实保障公众权益。如上海奉贤新城金海街道青年艺术公园的“百姓集市” 堪称成功范例。街道秉持 “堵不如疏” 理念,试点运营集市,设置专门区域,引导流动摊贩集中经营。摊主提前办理临时摊位证,在指定时间与区域内规范经营,同时,安保与城管同步巡逻。这一举措既满足了市民摆摊需求,增添公园烟火气,又通过规范管理维持秩序,实现了人气与规范的双赢。

杜绝开放式公园 “圈地盘” 经营乱象,需要多方协同发力。监管部门应强化日常巡查,加大对违规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力威慑。公园管理方要明确自身职责,在引入经营项目前,广泛征求市民意见,科学规划,确保经营活动不影响公园正常功能与公众体验。此外,还可探索多元化公园运营模式,如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参与但由政府主导监管等,在保障公园运营资金的同时,坚守公园的公益性。

开放式公园作为城市的 “绿肺”、市民的 “乐园”,绝不能任由 “圈地盘” 经营行为蚕食公共资源、破坏公园生态。只有各方携手守护公园的公益性,才能让公园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美好空间,持续为市民生活增添亮丽色彩。

作者:王恩奎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