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中文热”见证“中国热”
2025年06月09日 10:52:12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黄宗跃 编辑:文骥
近期,“汉语桥”中文比赛在多国如火如荼进行,不少参赛选手不仅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还通过即兴演讲、知识问答、才艺展示等环节展现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语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中文热”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中国与世界深度交融的必然结果。当下,中国在文化传承创新、科技创新突破等领域不断发力,让中国元素在世界舞台高频曝光。数据显示,汉语水平考试(HSK)自实施以来,考生人数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24年全球有超过81万考生参加。一组组数据,不仅仅反映出一种语言的流行,更是一个文明古国与现代世界的深度对话。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与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一带一路”朋友圈覆盖超四分之三的国家。在泰国曼谷,招聘广告中“中文能力优先”的标注随处可见;在越南工业开发区,既懂技术又会中文的人才成为抢手货;在广交会、进博会上,外商用中文签下的订单总额逐年攀升……这种中文即机遇的现实逻辑,催生出“中文+职业技能”的创新培养模式:肯尼亚学生通过“中文+铁路技术”进入蒙内铁路项目,中亚青年凭借“中文+电商培训”成为跨境电商运营者,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学生在“中文+物流”课程中掌握双语报关技能。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深化“中文+产业”合作模式,推动建立国际中文经贸人才认证体系,依托跨境电商、自贸区等平台,打造中文职业教育国际标准,让中文在全球产业链协作中发挥更大价值。
当前,中国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数据显示,2024年,2011.5万人次外国友人免签入境中国,超六成受访者将体验中国文化列为来华主要目的。从西安汉服巡游到深圳科技园区打卡,从扬州非遗春节到张家界山水奇观……文化体验成为吸引世界的磁石。《哪吒2》以全球影史票房第一的成绩,推动多国中文学习需求激增;《原神》游戏融入中国神话元素,让年轻玩家在虚拟世界感受汉字魅力……中国文化IP正成为中文学习的催化剂。在越南河内,学生通过VR技术漫步北京胡同;在沙特阿拉伯,年轻人用中文翻唱《青花瓷》;在埃及,游客在卢克索神庙前用毛笔书写和平……这些场景印证着中国文化走出去与中文热起来的深度联动。健全完善“文化IP+中文教育”协同传播机制,挖掘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符号,通过沉浸式文旅体验、国际合拍影视作品等形式,将中文学习融入文化消费场景,就一定能让世界在品味中国故事中感受中文魅力。
中国科技的进步不仅让世界惊叹,更为中文教育注入新动能。北京语言大学研发的“国际中文智慧教学系统”,利用大语言模型技术实现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目前已服务60多个国家的6000余名学生;宇树机器人在春晚的惊艳亮相,激发了全球青少年对中文科技词汇的学习热情;DeepSeek大模型生成的中文诗词,在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中实现了人文与科技的完美交融……这种科技赋能的教育变革,正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时空壁垒:埃及学生通过AR教材让汉字“跃然纸上”,坦桑尼亚青年借助在线平台进入中企工作,纽约白领用AI辅助学习商务汉语。未来,需加速构建全球中文教育科技联盟,推动AI教育标准国际化,整合脑科学、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开发个性化中文学习解决方案,让科技成为支撑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
从湄公河畔的中文课堂到波罗的海的孔子学院,从非洲草原的“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到南美雨林的中文广播电台,“中文热”的浪潮涌动着文明互鉴的澎湃力量。这既是中国发展成就的生动写照,也是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真实表达。我们坚信,随着“中文+”模式的深化、数字化教学的迭代、文化IP的全球化运营,中文教育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合作交流迈向新高度。这场跨越国界的语言交响,终将谱写出文明共生的时代华章。
作者:黄宗跃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