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何曾只有“独木桥”
2025年06月09日 15:30: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朱波 编辑:文骥
六月暑热蒸腾,考场笔声渐歇。当最后一科收卷铃声响起时,那些绷紧如弦的神经骤然松弛下来,有些考生却陷入另一种沉默——他们已然预感到结果的不如意。走廊里纸屑与心情一同漂浮,空气里弥漫着挥之不去的凝重,仿佛一场风暴刚刚席卷而过。
然而,人生之旷野辽阔无垠,又岂能被高考这座“独木桥”框定方向?真正决定命运走向的,永远不是某次考试的成绩单,而是我们自身如何定义自己,如何于辽阔世界中不懈探寻属于自己的坐标。
其实,生活早已悄然为那些考场失意者预留了无数条通向远方的坦途。笔者邻居张叔的修车铺里,那个当年高考落榜后默默学艺的小陈,如今已是远近闻名、专治汽车“疑难杂症”的技师。他手掌上纵横着粗厚有力的老茧,浸润着机油斑驳的痕迹,却如战士的勋章一般熠熠生辉。这些厚茧见证着他从笨拙模仿到技艺纯熟的时光,也支撑起他日益精进的专业尊严——他如今带徒授艺,靠双手赢得众人由衷的尊敬。
历史的长河中,早有无数智者洞悉了“独木桥”之外的万千通途。蒲松龄在科场屡败之后,决然于柳泉之下摆开茶摊,以无数故事换得人间奇谈——最终,他笔下那些妖狐鬼魅,竟穿透岁月烟尘,反而比当时金榜题名者更长久地活在了人心深处。再看《儒林外史》中那位“中举而疯”的范进,他那科场得意后短暂的癫狂,难道不是对“一考定乾坤”的绝妙讽刺?其笑声如刺破沉寂的惊雷,提醒我们:若将整个人生重量只悬于某次考试,则其成功本身也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我并非轻描淡写高考的价值,它确是一段充满意义的陡峭上坡路,也是青春“自我”的山峰之证。但人生这场马拉松,远非几日的冲刺可以决定终点。当走出考场那刻,我们才真正开始握紧自己命运的方向盘——方向永远比速度更为关键,而地图上的道路原本就四通八达。
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永远不是一张录取通知书,而是那个全力以赴的自己。那曾在书桌前日复一日执汗俯身的日常,终将成为游刃世界的擅长。无论今后你踏上哪一条道路,只要心中不灭求知之火,以坚毅为舟,以持续学习为帆——则江河万古,何处不是通达之途?
请记住,命运的刻刀从不由试卷批改,而始终握在自己掌心。人生并非预设轨道,而是无边无垠的旷野。那些在灯火下埋首苦读的夜晚,那些在车间专注打磨的时光,早已在灵魂深处锻造成不可磨灭的印记——它们不是通向某处的窄桥,而是你生命自有的厚重基底。
当你挥别考场,请记得:世界广阔,人生才刚掀开扉页,属于自己的宏大篇章,其实正从此刻刚刚起笔。
作者:朱波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