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盯紧急难愁盼,不断提升民生建设水平
2025年06月10日 10:30:5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久泰平 编辑:田莉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这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贯穿民生工作各领域全过程,采取有力举措,不断提升民生建设水平。
党的领导是推动民生建设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在民生建设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地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民生工作的决策部署,将党的领导体现在民生政策制定、实施、评估等各个环节。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民生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凝聚起全社会共同推进民生工作的强大合力。
强化责任落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夯实民生建设的重要支撑。各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民生保障的主体责任,将民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在财政资金使用上,要突出民生优先导向,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领域的投入,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通过精准施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例如,在教育领域,加大对薄弱地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在医疗领域,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完善医保政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
加强重大民生政策跨部门统筹协调,是提升民生建设效能的关键环节。民生问题涉及面广、关联性强,需要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生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就业结构转型带来的技能培训需求等,这些都需要不同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形成政策合力。要建立健全跨部门统筹协调机制,加强政策制定前的调研论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工作衔接,及时解决政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避免政策 碎片化,提高政策整体效能。
科学评价民生政策实施效果,是推动民生建设持续改进的重要手段。政策的效果如何,最终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衡量标准。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民生政策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同时,要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增强评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通过科学评价,及时发现民生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依据,使民生政策更加贴合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精准施策、有效施策。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强化责任担当,统筹协调各方力量,不断优化政策措施,科学评价政策效果,持续加大民生投入,让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久泰平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