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不护犊”处理打人事件,为旅游环境治理立标杆

2025年06月10日 14:49:5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朱波 编辑:田莉

1副所长免职,3人行拘,5名干部被追责,佳乐土菜馆停业整顿……安徽泾县对游客被围殴事件的处理,彰显了刮骨疗毒的决心。

据媒体报道,2025年6月1日,游客蔡某带家人在泾县桃花潭景区遭遇噩梦——因拒绝“必须就餐方可停车”的无理要求,他被佳乐土菜馆经营者及其家人围殴,4岁女儿在旁惊恐哭喊。事情发生后的6月8日,泾县联合调查组通报的处理结果令人震撼,行政拘留3名打人者,免职派出所副所长,5名公职人员被追责,涉事餐馆停业整顿。这份不偏不倚的问责清单,为“旅游环境治理”着实立下了新标杆。

雷霆问责,彰显公正。泾县此次处理展现出罕见的决心与力度。在调查结果中,时间线精确到秒:13时02分停车,13时03分遭言语威胁,13时04分开始被多人围殴,13时05分报警……这种细致还原真相的态度,为公正处理奠定了基础。

联合调查组没有停留在表面追责。动手打人的唐某六夫妇被行政拘留七日,参与者唐某玉拘留五日;此前“拉偏架”主持调解“赔500元了事”的派出所副所长葛某被免职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分管副局长、文旅局执法大队长、镇政府副镇长等5名干部均被追责。如此“不护犊”的问责范围,在基层事件处理中实属少见。

刮骨疗毒,修复形象。通报中一句“严重损害泾县旅游形象”道出了当地政府的痛心与清醒。这已不是泾县首次因旅游纠纷被聚焦,记得2024年3月,月亮湾景区发生工作人员向游客皮划艇投掷石块事件;同年7月,还发生过未栓绳犬只撞伤路人纠纷。

此次事件暴露的深层问题更令人忧心。涉事餐馆将公共停车位视为私产;民警处警时“各打五十大板”的和稀泥态度。正如网友质问的那样,“本来可以一步到位的,非要兜兜转转演半天戏”。当地政府此次的雷霆手段,既是对积弊的清理,更是对旅游发展根基的捍卫。

重塑规则,任重道远。泾县在通报中承诺将“大力加强基层执法规范化建设”“深化市场秩序治理”……这种刀刃向内的勇气值得赞赏,但旅游环境的根本改善仍需长效机制。笔者建议,首先要打破“地盘思维”。公共资源岂容商家私有化?停业整顿涉事餐馆只是起点,下步还需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其次要提升执法专业性。坚决杜绝“拉偏架”式调解,加强民警法治培训,让每次处警都经得起镜头监督;再次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要建立健全旅游投诉快速响应平台,让游客声音直通监管部门。

更为重要的是,旅游治理现代化,亟需跳出“舆情灭火”的循环。从规划层面上来讲,当地需要科学测算客流与车流,建立分时段弹性停车机制,用智慧导流系统消除“一位难求”的焦虑;从监管维度上说,应积极推行数字监管平台,对餐饮商户绑定信用评价,对强制消费等行为实时记录、联动惩戒;而在共建共享共治体系上,可吸纳商户组建旅游协会,将“门前三包”升级为诚信共建,让经营者从秩序破坏者转变为维护者。

当一位江苏网友称赞泾县 “不护短,不回避”时,道出的正是游客对公平执法环境的朴素期待。这种信任比任何形象宣传都珍贵。景区门口的一块停车位,应成为检验基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当多地还在为“护短”还是“公正”犹豫时,泾县用一份覆盖打人者、商家、民警、分管领导的问责清单作出选择。这份选择的价值,已远超事件本身。它让广大游客真正看到了,在法律面前,外地人的车牌与本地人的“菜刀”(宰客)都具有同等分量。

作者:朱波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