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在科技创新合作中推动“一带一路”步履更坚实

2025年06月13日 10:19:06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久泰平 编辑:田莉

6月11日,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在四川成都开幕,大会发布《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倡议共同推动构建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公平公正、共同繁荣、普惠可持续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6月12日,四川新闻网)

“一带一路”倡议,顺应国际发展大势。“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年来,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成为全球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国际经济合作平台。截至2025年,共建“一带一路”成果已覆盖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本届大会以“共建创新之路,同促合作发展——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为主题,在首届大会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机制化推动“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将签署系列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文件,启动多个重要领域的“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搭建一批“产学研用”交流合作平台。

科技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从首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成功举办,到多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的搭建,从中国与众多共建国家在人工智能、航天、新能源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到先进技术和创新成果在沿线国家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亮点。此次大会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英文版),为各国了解自身创新能力、找准发展定位提供了重要参考;支持中国科学家发起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将进一步提升人类对地球空间环境的认知和应对空间天气灾害的能力;启动“一带一路”人工智能、中医药科技创新专项合作计划等,将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合作向纵深发展。这些成果不仅彰显了“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的蓬勃活力,更展示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强大力量。

携手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顺应时代潮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没有一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也没有一个国家能独自应对。唯有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携手共进,才能共享科技创新的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都宣言》倡议共同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共同抓住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共同弥合科技鸿沟,推动共同繁荣与进步;共同织密创新伙伴关系网络,培养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共同完善全球科技治理体系,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这一倡议契合了各国对科技创新合作的共同期待,为各国在科技创新领域深化合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各国应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以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为契机,打破科技交流的壁垒,共享科技创新资源,携手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在更大范围内转化应用,让科技创新更好地造福各国人民。

科技创新合作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一方面,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为共建国家的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比如,中国的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广泛应用,助力当地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也能提升建设质量和效率,降低建设成本,使“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合作有助于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心相通。通过开展农业科技合作,能够提高共建国家的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开展医疗卫生科技合作,能够提升疾病防控和诊疗能力,守护民众健康;开展绿色科技合作,能够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打造美丽家园。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将让共建国家人民切实感受到“一带一路”带来的福祉,进一步夯实“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

科技创新合作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和平台支撑。此次大会期间,启动建设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将整合成都、重庆两地国际技术转移要素资源,打造国际技术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为促进科技成果跨境转移转化搭建重要桥梁。启动中国成渝地区“一带一路”科技合作“双千”计划,到2030年将面向共建国家累计实施千项科技交流合作项目,支持千名青年科学家双向交流,为科技创新合作提供人才保障和项目支撑。此外,新启动的科技园区合作、空间信息科技、低碳技术、农业科技和公共卫生科技5个“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联盟,将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平台,推动更多创新主体参与,让科技创新合作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科技创新合作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建设必将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新空间,为增进各国人民福祉作出新贡献。让我们以此次大会为新起点,携手共进,深化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构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在创新之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久泰平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