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苏超”爆火,让全民健身更“燃”|“苏超”出圈系列评论三

2025年06月13日 15:34:35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崔凤娇 编辑:田莉

2025年,中国足球界新添活力。由江苏省体育局联合13个地市政府主办的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苏超”),凭借独特魅力迅速火爆出圈,引发全民关注与热议。在赛事持续升温下,“苏超”已经从地方联赛扩展为“全民足球狂欢”,点燃了大众对足球运动的热情,掀起了一股全民参与的健身浪潮。

“苏超”爆火踢出一记全民健身“好球”。从苏超热到体育热,既有热梗、热血,更有热爱。政府搭建平台、群众赋予灵魂、市场激活,创造全面“足球+”模式,让“苏超”从“现象级爆火”到“持续性生长”,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的范畴,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现象,为体育赛事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范式。

“苏超”因全民而精彩。苏超的成功绝非偶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政策支持,有线上线下共同围观的氛围感,这是一场人与城的双向奔赴。参赛球员年龄从16岁到40岁不等,参赛的516名球员中65%以上来自各行各业,5 元、10 元的亲民票价助攻,前三轮比赛吸引超18万观众现场观赛,场均上座率达8798人……一串串数字,既见证了“苏超”的巨大吸引力,也构建起覆盖全年龄、全阶层的参与足球生态。同时,以“一城一队”“一城一主场”模式,增加了各城居民地域情感与荣誉上的连结,让赛场内外同频共振。这种“草根为主、职业点缀”的模式,从设计到执行,都凸显出“全民足球”的理念。此外,政府玩梗与民众互动,构建了“官方搭台 — 民间唱戏 — 媒体放大”的良好传播态势,让参赛者与观赛者都有美好的体验感,让“苏超”变成一场全民派对;各地文旅部门推出景点对对手球迷免票、凭球赛票根享消费优惠等活动,将足球比赛与城市文旅深度融合。

“苏超”是足球狂欢,也是文化盛宴,让这场全民健身新意满满。江苏独特的“散装”文化,为“苏超”注入了灵魂。十三个地级市在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足球场上找到了释放的出口,活跃了百姓文化生活。南京与苏州的“榜一大哥之争”、徐州与宿迁的“楚汉争霸”、扬州与淮安的“美食之都对决”等,每一场比赛都承载着深厚的城市底蕴和市民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城市间的“火药味”口号,看似互怼,实则是对家乡荣誉的捍卫。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让“苏超”从众多赛事中脱颖而出,城市文化认同感成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赛事中地域符号的植入,让足球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又在以赛营城中,让城市文化、建筑、风土人情等创造价值、造福百姓,构建了“体育 - 民生 - 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村超”到“苏超”,体育赛事不只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生动注脚。足球社交属性、网友无穷的创造力、激发大众参与感与归属感……这些都是“苏超”的爆点、热点,顺应了国民健康意识持续觉醒、健身文化深入人心的时代趋势,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体育的新期待、新要求。此外,苏超火爆也成功折射出中国体育发展的深层转向:当赛事运营从“精英竞技”转向“大众需求”,当运动参与从“观赏式消费”升级为“体验式狂欢”,全民健身的内生动力便被真正激活。未来,期待更多“苏超式”的创新涌现,让赛事活动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让全民健身的星火燎原成势,共同筑牢体育强国的根基。

作者:崔凤娇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相关评论

 官方“接梗”不丢份,“苏超”赢得满堂彩 |“苏超”出圈系列评论一  

“苏超”成功出圈印证“快乐经济”巨大潜力|“苏超”出圈系列评论二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