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公共空间非“广告肆意场”,别赢了“流量”输了人心

2025年06月27日 14:59:37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崔凤娇

近日,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争议。据媒体报道,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瓶身高度超过1.5米,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因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遭到网友吐槽。对此,达能官方客服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会将此事反馈至公司,并积极处理。

在流量为王的Z时代,品牌为吸引公众目光,在广告创意上不断推陈出新无可厚非。从平面走向三维、从静态走向动感,裸眼3D大屏、异形海报、互动户外装置等创意,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还为城市增添了别样的风景。在此背景下,脉动为打破常规,采用立体广告,利用巨大的脉动饮料瓶身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从市场营销和传播效果的角度而言,此举不失为创新之举,确实有助于提高宣传效果,增加产品的曝光度。但是,广告营销绝不能以侵占公共空间、给市民带来不便为代价。

公共空间具有不可让渡的公共性,绝不能任由广告“任性膨胀”。公交站台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公共空间,其座椅、避雨区域等设施是为了满足市民基本需求而设置的。脉动的立体广告凸起部分超30厘米、高度超1.5米,且斜着黏在广告牌上,导致下方座位椅仅能坐下1 - 2人,而原本平面广告前方能坐下3 - 4人。这不仅侵占了公共空间,加剧了资源紧张状况,还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使用。此外,巨大的硬质塑料瓶身在光线不佳时极易引发“撞墙风险”,对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者威胁更大,同时公交站避雨空间也被缩减。如此广告,虽赢得了“流量”,却输了人心。

公共空间并非“广告肆意场”,广告创新既要追求创意,更要坚守边界。公共安全无小事,立体广告绝不能变成“立体障碍”。无论是广告设计、安装还是营销,都必须正视广告空间规划、使用体验、安全规范等系统问题。应始终将公众利益放在首位,在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开展广告活动,不能只追求视觉冲击和传播效果,而忽视对公共空间的尊重和对市民权益的保护。若为追求一时关注而损害公共利益,最终必将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此次脉动立体广告事件为其他品牌敲响了警钟。也警醒我们,在广告创意中,品牌应更加审慎地权衡利弊,在创新与规范之间找到平衡点。只有当广告创新以尊重公共空间为前提,以提升城市温度为追求,方能实现商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频共振,让营销真正成为连接品牌与公众的价值纽带。

作者:崔凤娇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