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恶犬伤人纳入治安处罚”的链子牢牢拴紧
2025年06月30日 14:51:0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郭元鹏 编辑:文骥
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自明年1月1日起施行。时隔20年重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了对违法出售、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的治安管理处罚。(6月29日,《南方都市报》)
当治安管理处罚法在二十载沉寂后迎来修订,新增违法饲养烈性犬处罚条款的举措引发广泛共鸣。这部法律为治理恶犬伤人这一城市顽疾系上了制度缰绳。然而立法突破只是起点,“法律链子”能否真正拴紧、环环相扣,仍考验着治理智慧与执法韧性。
此次修法标志着犬只治理理念的根本转向——从模糊的道德规劝迈向刚性的法律约束。新法将饲养危险动物行为纳入治安处罚体系,实质是以法治利齿填补了公共安全防护网的漏洞。
然而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若执法环节“掉了链子”,再严厉的条文也将沦为纸面威严。过往教训历历在目:某市曾出台“一户一犬”政策却因执法力量不足形同虚设;多地发生烈性犬伤人事件后,受害者仍陷于举证困境。新法落地需破解三重梗阻:其一,执法主体模糊的痼疾。公安部门是否具备专业能力认定犬只的危险性?城管、农业部门又当如何协同?其二,证据固定的现实困境。伤人事件常发生于监控盲区,如何确保证据链完整?其三,处罚标准的操作难题。咬伤老人与咬伤儿童是否同责?初犯与屡犯如何区分?
让法律链条环环相扣,亟需构建全周期治理体系。前端监管须筑牢篱笆:建立烈性犬电子档案系统,推行强制保险制度,对高危犬种植入芯片实时追踪。中端执法当织密网络:借鉴交通电子警察经验,在犬只活动密集区布设智能识别设备;设立有奖举报机制,动员社区网格员成为流动哨。末端惩戒要彰显力度:对造成重伤或死亡的饲主,除治安处罚外应探索刑事追责路径;建立全国养犬失信名单,让漠视公共安全者寸步难行。
更深层的治理密码,在于培育刚柔并济的养犬文明。上海推行的养犬资格申请;成都建立的“狗狗友好公园”划定专门活动区;深圳推出的养犬电子芯片植入……这些创新实践揭示:当法律约束与文明引导同频共振,当犬只权益与公共安全动态平衡,人与动物的和谐图景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拴住恶犬的关键是拴牢人心。当治安处罚法的修订为城市系上法治缰绳,唯有在执法环节淬炼出环环相扣的韧性链条,在治理实践中熔铸法理情交融的智慧砝码,方能让每道犬齿划破的伤口都成为制度完善的烙印,让每座城市跃动着安全与温情交织的脉搏。
作者:郭元鹏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