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致敬“诚信之星”,让诚信之风盛行

2025年07月03日 10:30:5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黄宗跃 编辑:文骥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诚信文化、推进诚信建设,推动形成守信践诺的良好社会风尚,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了2024年“诚信之星”。(7月2日,《人民日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纵观此次发布的2024年“诚信之星”,他们中有坚守灾后还粮诺言的普通村民,有数十年戍边护林的牧民,有极寒之地精准投递的邮递员,也有带领乡亲振兴乡村的企业家……一个个“诚信之星”坚定守护诚信理念,以行动为笔,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了最鲜活的生命力,也为诚信社会的构建树起了可触可感的精神灯塔。

诚信,熔铸于千万岗位的平凡坚守之中。不论是以数十年如一日在极寒中的精准投递,将使命必达的职业信条刻入冰天雪地的邮递员王秀珑;还是在繁杂警务中一丝不苟守护群众安全承诺的姜经纬;抑或是以诚信经营之犁深耕乡土,带领乡亲在乡村振兴中收获信任之果的谢远泰、兰培文……他们的故事昭示着,诚信不是超然物外的清谈,它体现在医生手中的听诊器上,融入教师案头的粉笔灰里,凝结于工匠锤下的精准度中,成为职业灵魂最朴素的表达方式。当每个岗位都能以敬畏之心践行承诺,诚信的根基便在社会肌理中悄然深扎。期待各行各业都能深植职业诚信文化,完善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的劳动者,都能感受到诚信带来的尊严与价值,使“干一行、爱一行、信一行”成为社会普遍风尚。

诚信的纯度,更在困厄磨砺的烈火中淬炼升华。顺境守诺易,逆境持节难。刘平贵、李继林夫妇在巨大灾损后,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耗尽积蓄甚至举债,只为偿还乡亲们的粮食欠款;护边员阿迪雅、造林人付志周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用青春丈量着对家国山河的无声誓言;陈淑梅于生活重压下亦不违信义……一个个诚信故事表明,困苦如试金石,照见了诚信最纯粹的金色。它意味着在利益与道义的十字路口,必须选择以良知为北斗;在安逸与责任的权衡中,甘愿为承诺负重前行。这份逆境中的持守,不仅是个体生命厚度的证明,更是民族精神不屈的脊梁。面对这些在风雨中依然高举诚信火炬的榜样,社会当有更多温情回应。要不断健全完善对诚信困境者的帮扶机制,让好人不流泪、守信者有依靠,让这份在逆境中愈发闪光的诚信力量,得到制度性的呵护与滋养。

无数个体的诚信微光,终将汇聚成引领社会的璀璨星河。这些“诚信之星”的魅力,在于其源于泥土的平凡与真实。他们并非天降的道德完人,而是我们身边可敬的邻居、同事、乡亲。其事迹如春风化雨,将抽象的诚信价值具象为阿迪雅风沙中的足迹、王秀珑冻红的双手、刘平贵夫妇劳作的背影。当榜样的力量以如此朴素而震撼的方式呈现,便能在公众心中激起最深切的共鸣,唤起“见贤思齐”的道德自觉。正是这无数源于日常的诚信微光,终将驱散冷漠与猜疑的阴霾,照亮人人守信、事事践诺的坦途。榜样的感召力需要转化为全民的行动力。期待媒体和社会组织持续讲好这些“身边星”的故事,更期待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从自身做起,从每一次守时赴约、每一份契约履行、每一句诚实表达开始,将诚信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让点点微光,终成燎原之势。

当诚信从纸面箴言化作千万普通人日复一日的身体力行,其力量便足以重塑时代的精神面貌。这些“诚信之星”以平凡之躯,在岗位的坚守中、在逆境的搏击中、在微光的传递中,为民族精神刻下了最动人的注脚。时代呼唤更多人以行动回应这份星光——让诚信的星河,因每一份朴素的践行而愈发璀璨,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航程。

作者:黄宗跃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