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旅客至上”不是空谈

2025年07月04日 15:28: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文骥 编辑:田莉

7月2日,K1373次旅客列车突遇故障,无奈之下只能滞留原地。彼时,车厢内闷热异常,令人难以忍受。情急之下,一名旅客拿起安全锤砸破车窗玻璃,试图通风换气。随后,该旅客被警方带走。此事经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引发广泛关注。

砸窗乘客这一冲动之举,在网络上引发了较大争议。一部分网友认为,在紧急情况下,乘客不应擅自行动,而应听从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危险,毕竟铁路乘组的指挥和调度才是保障安全的关键。然而,也有不少网友表示理解,认为这是乘客在极端环境下的无奈之举。

据相关报道披露,当时车厢内仅有一个小窗口可供通风,闷热程度可想而知。有乘客曾向工作人员提出开启车门的请求,却始终未能得到允许。“停车大概2个多小时之后发生的,在这之前已经和乘务员沟通了两次,到第三次才砸的”。事后,警方并未对砸窗乘客采取拘留措施,仅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这种相对从轻的处理方式,或许也反映出相关部门能够体谅到当事人在那种极端环境下的“迫不得已”。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列车长时间停滞,空调系统因故障停运,车厢内温度急剧攀升,乘客们尤其是儿童,更是苦不堪言。有当事乘客回忆称,当晚八点半断电停空调到十一点左右恢复正常,全车人热了近三个小时,大人稍微能扛一点,小孩完全受不了。多则现场视频显示,许多乘客上衣前后被汗沁透,不少人脱掉了上衣。在其中一节车厢,许多乘客称“要闷死了”。

尽管乘务员后续送来了冰水等,试图缓解乘客的酷热之苦,但这些物资终究只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燃眉之急。很显然,面对此类突发状况,应急预案的缺失与执行力的不足,暴露出铁路部门在应急处理方面的短板和漏洞。

在高温和封闭环境的双重夹击下,乘客们的焦虑情绪不断升级,砸窗虽非最优解,却也是无奈中的选择。可以说,乘客们的焦虑情绪,实际上是对铁路部门应急能力的一种无声拷问。只有提前将问题考虑周全,将应急预案真正落到实处,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避免乘组机械地等待,陷入被动局面。

应当看到,乘客无奈之下砸碎的不仅是车窗,也打碎了对“旅客至上”这一服务品牌的想象。高温下的焦灼等待,不仅是旅客身体的煎熬,更是对他们信任的一种消磨。铁路部门必须深刻反思,尽快完善应急处置体系,确保旅客的安全与舒适,避免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作者:文骥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