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得饶人处且饶人”彰显社会宽容之道

2025年07月04日 15:28:5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崔凤娇 编辑:田莉

近日,女孩在郑州一家火锅店打暑假工,遭一男顾客偷拍,同行的女顾客在网上发表侮辱女孩的言论,女孩家长报警后,双方在派出所达成调解协议。事后,双方删除调解前发布的视频,女孩家长发布了对方的道歉视频。7月3日,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一男一女戴着口罩出现在镜头内,男子还在念道歉信。有网友询问,两人为何还戴着口罩,女孩家长回复:“得饶人处且饶人,人家以后还要生活。”(7月3日,极目新闻)

该新闻发布后,立即引起舆论广泛热议。不少网友点赞这位母亲为女儿维权做得很好,也有网友认为这位母亲太善良了,道歉者应该摘下口罩。但是当事人母亲,那句“得饶人处且饶人,口罩是我给他们的,毕竟以后人家还要生活”,让人感受到难能可贵的宽容。

女孩妈妈在女儿遭遇侮辱后,首先通过法律途径确认侵权事实,在法律程序完成后,才选择“得饶人处且饶人”。这种先法律后道德的递进逻辑,展现出母亲的智慧。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是保障公民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女孩妈妈先借助法律明确侵权责任,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这是对法律尊严的维护。在法律程序结束后,她没有一味地穷追猛打,而是以宽容的姿态给对方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宽容和谅解能够营造和谐、友善的社会氛围。女孩妈妈选择给予对方口罩,让对方以相对不那么难堪的方式致歉,这不仅是对对方隐私的维护,更是为这场纠纷画上了一个相对平和的句号。

当然,倡导宽容并不意味着对违法犯罪行为的姑息纵容。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任何违法行为都应受到应有的制裁。女孩妈妈的宽容是在法律框架内的人性选择,它让法律的刚性与人情的柔性完美结合,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体现了人性的温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宽容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我们的社会必将更加和谐美好。

作者:崔凤娇


(编辑:田莉  责编:文骥  校对:崔凤娇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