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骑手“微治理”激活城市文明“大生态”

2025年07月31日 16:17:2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7月29日,成都一位外卖小哥在暴雨中徒手清理堵塞排水口的树叶,让积水迅速退去,路面恢复整洁。这段暖心视频经新华社和“文明成都”发布后,引发广泛共鸣。网友纷纷留言讲述类似经历,电瓶车陷入泥坑时、骑车摔倒时,总能遇到外卖小哥或快递员停下匆忙的脚步,主动伸出援手。虽然因此导致4个订单超时,但美团平台不仅免除了这位外卖小哥的超时处罚,还授予其“先锋骑手”称号,并给予2000元奖金、锦旗和证书,表彰其守护城市文明的善举。

这看似是一个善有善报的温暖故事,实则展现了新业态劳动者的社会治理价值。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群体,外卖骑手日复一日穿梭于大街小巷,其职业特性使他们既是服务提供者,又天然成为公共空间的守护者。然而,以“准时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往往将他们局限在送餐工具人的角色里。这位成都骑手暴雨中俯身清淤的举动,恰恰打破了这种角色束缚,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公民责任感。这样的举手之劳,正是城市治理中最宝贵的微力量。

免除超时处罚、发放奖金、授予荣誉,平台的这一系列举措打破了“准时率至上”的考核桎梏,传递出“善行必有回报”的明确信号。当骑手们意识到善举不仅不会受损,反而可能获得认可时,自然会在送餐途中更愿意多留一份心、多伸一把手。这种激励善行的做法,远比空洞的道德说教更具感召力,让人人参与的治理新格局有了落地生根的可能。

当前,全国外卖骑手规模已突破1000万人,其职业特性使其天然具备参与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这些穿行在城市毛细血管中的骑手们,既能在暴雨中疏导交通,又能在危急时帮扶弱势群体。比如通过建立“骑手积分制”将善行兑换奖励、“公益任务池”定向发布应急志愿任务等激励机制,不仅能有效提升城市治理效能,更能增强从业者的职业认同感。若将这一模式推广至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群体,将形成一张覆盖全城的“动态治理网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注入新动能。

城市的温度往往体现在平凡人的善举之间,建立“善行有报”的长效机制,让温暖在街巷间持续传递,就能培育出真正根植于民的城市文明生态。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