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自助餐吃了吐、吐了吃,别用健康赌“回本”

2025年08月08日 14:34:1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崔凤娇 编辑:文骥

8月6日中午,在合肥一家自助餐厅里,一名女性食客的“神操作”让店家瞠目结舌——“她点了100份三文鱼,吃了一半到卫生间吐,然后回来再吃,反反复复。”7日,该自助餐厅一位店长在向记者还原事发经过时表示,他已不止一次见过类似的事情。(8月7日 长城网)

自助餐的初衷是让顾客享受美食的多样性和自由,可如今,却有少数人,将其作为吃回本的战场,甚至催生出“暴食—催吐—再吃”病态循环,其暴露出的扭曲就餐观引发舆论热议。

自助餐催吐“怪像”,并非个例。正如店员所说“上个月就有一名女子与朋友就餐,在三位朋友正常用餐离开后,这名女子留下继续用餐,因点单量超出常规引发店方注意,后来有店员发现女子多次前往卫生间催吐。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事发第二天,这个女子又带一名男孩前来就餐。”此类事件不断上演,原因引人深思。

“吃回本”心态的泛滥是首要因素。自助餐定价本基于“多数人吃不回本”的概率平衡,商家靠薄利多销实现盈利。然而,部分消费者将此视为必须战胜的挑战,甚至以伤害身体为代价追求回本的快感。这种扭曲的消费观,将人与食物的关系异化为“零和博弈”,背离了饮食的本质。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也进一步放大了这种病态行为。网上自助餐回本攻略泛滥,教唆催吐技巧、暴食方法;部分“大胃王”博主通过展示极端饮食行为获取流量变现,将反生理的暴食包装成智慧消费,误导公众认知。某平台数据显示,相关视频播放量超千万,评论区不乏“学习”“实践”留言,形成了恶劣的示范效应,让更多人误以为这是一种值得效仿的行为。

规则漏洞则为乱象提供了生存空间。尽管《反食品浪费法》明确禁止诱导超量点餐,但多数餐厅仅以温馨提示履行形式义务,缺乏实质性约束措施。例如,部分餐厅对浪费行为仅口头劝阻,未建立罚款、拉黑等惩戒机制;监管部门对自助餐浪费的执法力度不足,也让部分消费者肆无忌惮。

吃了吐、吐了吃,看似回本,其实得不偿失。一方面,民以食为天,享受美食,不能有吃了吐、吐了吃的畸形行为,暴饮暴食易损伤食道、出现厌食,是对自身健康的不负责;另一方面,吃了催吐,是一种粮食浪费。全球仍有8.2亿人深陷饥饿的困境,每9个人中就有1人食不果腹。尽管我国粮食实现连年丰收,人们无需再为“吃饱饭”而担忧,追求饮食的口味与花样也成为新的趋势,但这绝不能成为我们浪费粮食的理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必须保持对粮食的敬畏之心,应时刻紧绷粮食节约和粮食安全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从自身做起,适量取餐,让“光盘行动”成为日常习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做到既不糟蹋粮食,也不损害身体,回归饮食的本质,让粮食真正发挥滋养生命的作用。

作者:崔凤娇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