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粗绳绑蟹”就要露头就打
2025年08月11日 14:50:10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苑广阔 编辑:崔凤娇
近日,网友“家在江东”通过宁波民生e点通群众留言板发帖反映,鄞州区行知实验小学对面菜市场的海鲜摊位,有售卖绑着红绳的梭子蟹。他买了0.65公斤的梭子蟹,回家一称,绳子就重达0.12公斤,绳重占比高达18.46%。(8月11日《宁波日报》)
宁波市场上“粗绳绑蟹”现象死灰复燃,从青蟹蔓延到梭子蟹,一根红绳竟占蟹重近两成。这种变相涨价的行为不仅直接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更消解了消费过程中的信任与愉悦。面对屡禁不止的市场乱象,监管部门必须采取“露头就打”的零容忍态度,既要追根溯源严惩始作俑者,更要构建长效机制引导诚信经营,让每一只螃蟹都能轻装上阵,让每一次消费都能明明白白。
粗绳绑蟹本质上是将包装成本恶意转嫁给消费者的欺诈行为。商家以进货时就绑好为托词,实则玩着绳子卖蟹价的把戏。这种看似小聪明的做法,破坏的是市场经济的诚信基础。当18.46%的绳重占比成为潜规则时,消费者权益就被赤裸裸地绑架。更值得警惕的是,此类行为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从青蟹到梭子蟹的跨界就是明证。若任其蔓延,恐将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环境,最终导致整个海鲜销售行业的信誉崩塌。
根治顽疾必须直击病灶。监管部门不能满足于现场未发现的表面检查,而要建立溯源机制,顺藤摸瓜查清粗绳绑蟹的产业链源头。是养殖环节的原装捆绑,还是批发市场的二次加工?只有锁定责任主体,处罚才能有的放矢。宁波市场监管部门将涉事经营者纳入诚信考评的举措值得肯定,但惩戒力度还需加强。对于屡教不改者,不妨借鉴食品安全领域的从业禁止制度,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同时应完善举报奖励机制,调动消费者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共治的局面。
构建健康市场生态需要疏堵结合。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更要为诚信经营者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可以推广一些菜市场的经验,统一使用几乎无重量的细橡皮筋捆扎标准。行业协会应制定捆扎物重量占比的行业规范,让商家有章可循。监管部门不妨设立“诚信经营红黑榜”,通过市场声誉评价机制引导商户自律。此外,培育优质蟹类品牌、发展可追溯体系也是治本之策,当消费者能够用脚投票时,市场自会优胜劣汰。
螃蟹身上的粗绳,绑住的是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粗绳绑蟹到天价海鲜,各类消费陷阱的治理成效,直接关乎城市的商业文明程度。只有保持露头就打的高压态势,同时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制度环境,才能让消费者真正享受到质价相符的海鲜美味。当每一根绑蟹绳都经得起公平秤的检验时,我们迎来的不仅是规范的市场,更是有尊严的消费生活。
作者:苑广阔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