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小病大治”须连根拔起,医疗公平容不得灰色利益链

2025年08月14日 14:54:4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据乐山《新闻天天报》报道,市民汪先生因腿部瘙痒前往乐山中心城区一家民营医院就诊,本以为能轻松治愈,却没想到短短3天花费上万元,且症状却毫无好转迹象。转至公立医院后,医生仅建议保持清爽、涂抹皮炎平,症状便迅速缓解。可当他再次回到那家民营医院,对方仍开出一天几千元的治疗方案。讨要说法无果后,汪先生向卫健部门投诉,目前卫健部门已介入调查。

从评论区留言不难发现,汪先生的遭遇绝非个例,而是民营医疗领域过度医疗乱象的冰山一角。民营医疗本应是公立医疗体系的有益补充,为患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然而在现实中,部分民营医院却背离了这一初衷,为追逐利益,不惜夸大患者病情,巧妙利用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刻意制造焦虑氛围,进而通过推出“高单价、高频次”的治疗项目来牟取暴利。

“万元治痒”这类现象便是鲜明例证,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部分民营医院在利益诱惑面前的丑恶嘴脸。这些医院无视患者的实际需求与健康权益,将患者视作源源不断输送财富的“提款机”。这种短视行为不仅让患者承受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更可能延误病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可挽回的伤害。与此同时,这种行为也在不断透支着整个民营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当患者开始怀疑“去民营医院会不会被宰”时,最终受损的还是民营医疗机构。

我们期待执法部门能够公正处理汪先生的投诉,给公众一个令人信服的答复。监管工作绝不能总是停留在“亡羊补牢”的被动层面,而应积极主动作为,着力构建诸如透明化诊疗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长效性的监管机制。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源上杜绝“万元治痒”这类不良事件的频繁发生,引导民营医疗回归救死扶伤、以患者为本的初心,使其真正成为守护患者健康的有益补充。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