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榜一”之争谁为赢家,直播打赏何时回归理性?

2025年08月18日 15:34:1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为享受“榜一大姐”带来的“情绪价值”,锡林浩特市一位90后国有企业女出纳王美丽(化名),在5年间竟贪污挪用公款700余万元,最终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锡林浩特检察微信公号)

主播一句热情洋溢的“感谢姐姐”,其他粉丝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瞬间拉满的情绪价值,让王美丽深陷于虚拟世界的“荣耀”里,她屡次涉险挪用公款疯狂打赏。直到被查时,她卡里仅剩800元。而这一切疯狂行径的源头,正是那看似光鲜实则虚幻的“榜一大姐”光环。“榜一大姐”的称号究竟有多大魔力,能让一个年轻人赌上人生?在直播生态中,榜一大哥、大姐是打赏榜单的榜首,享受主播的专属感谢、全场观众的羡慕,甚至拥有某种“虚拟权力”。这种体验像精神鸦片,让人沉溺于“被需要、被崇拜”的幻觉,投入越多越难抽身,最终陷入“砸钱买存在感”的恶性循环。

打赏本应是观众对内容的自愿支持,但在资本和算法的推波助澜下,已然变形成一场扭曲的金钱游戏。榜单排名激发胜负欲、特效礼物强化炫耀感、全站广播放大存在感,种种设计都在刺激用户陷入攀比消费的漩涡。贫困生贷款打赏、公务员挪用公款刷礼物等乱象频发,足见打赏已突破娱乐边界,成为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

花700万换“榜一大姐”虚荣,却落得13年牢狱与终身污点。打赏若从“我喜欢”变成“我必赢”,就成了无赢家的赌局。用虚拟挥霍填补现实平凡,“榜一”不过是昂贵的止痛药。直播行业不能沦为贪婪与虚荣的温床。平台作为规则制定者,有责任设置打赏上限或冷静期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引导用户理性消费。真正的荣耀与价值,从来不是靠虚拟打赏堆砌,而是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努力奋斗与真诚付出。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