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暑期入境游“热”见证中国“全球引力”
2025年08月22日 10:27:57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黄宗跃 编辑:崔凤娇
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外国游客跨越山海而来,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而是渴望深度触摸立体多彩的中国。(8月20日,新华网)
今年暑期,中国入境旅游市场以“热”力全开的姿态,向世界展现着独特魅力。德国游客身着旗袍徜徉苏州水乡,南非球迷为“苏超”赛事欢呼,外国青少年在AI研学基地探索科技奥秘……跨越山海而来的外国游客,用脚步丈量着中国的多元魅力。这股“全球引力”不仅让世界看到了立体鲜活的中国,更彰显着中国在全球文旅版图中日益提升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体验焕新,从打卡观光到沉浸参与的破圈。入境游的热度,源于文旅产品从标准化观光向个性化体验的跨越。如今的外国游客不再满足于在热门景点拍照打卡,而是渴望走进中国的日常生活与文化肌理。在云南摩梭人家学织布,在景德镇亲手拉坯制瓷,在苏州古镇学习刺绣针法,这些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陕西“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通过汉服旅拍、非遗互动等项目,让游客穿越回盛唐,德国游客莉亚直言服饰和场景太惊艳,这种场景化创新正是抓住了游客对文化深度感知的需求。暑期研学市场的新趋势更彰显了产品创新的力量。江苏的AI主题研学班受到外国青少年追捧,他们对自动驾驶等AI技术充满好奇;不少游客还主动提出参观电动汽车工厂、互联网企业,渴望近距离触摸中国科技脉搏。从传统文化体验到前沿科技探索,多样化的产品供给精准对接了不同群体的需求,让入境游从一次性消费变成深度探索之旅,这正是中国文旅产业创新活力催生的引力跃迁。
双轮赋能,文化根脉与科技锋芒的共振。入境游的持续升温,离不开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实力的双重赋能。苏州的白墙黛瓦、青石板路,承载着千年水乡的温婉气质,让外国游客在漫步中感受东方美学;丽江摩梭人的非遗织布、景德镇的陶瓷技艺,则以活态传承的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当代生命力。这些文化符号如同磁石,吸引着世界目光。与此同时,中国科技的发展成就为入境游注入新动能。AI技术、电动汽车等“中国智造”不仅成为产业名片,更成为旅游吸引力的新维度。外国学生在研学中探索科技应用,游客走进工厂了解产业实力,这种对中国创新的好奇,与对传统文化的向往形成共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暑期华强北日均接待外国游客超7000人次,从潮流玩具到高端电子产品的购物清单,印证了科技产品对入境游的拉动作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向奔赴,让中国的旅游吸引力更立体、更持久。
服务护航,从行得通到游得爽的升级。如果说文化与科技是入境游的吸引力引擎,那么持续升级的配套服务就是续航保障。在深圳,出租车和公交上的AI智能翻译器支持140余种语言实时互译,让印度游客萨钦的出行零时差;北京秀水街、华强北的外卡支付覆盖率提升,碰一下即可完成支付的便捷,解决了跨境消费的痛点;浙江嗨游平台、南京乐游卡等智慧服务,让一部手机游中国成为现实……实践充分证明,外国游客的慢下来,离不开游得顺的坚实支撑。与此同时,政策红利与服务细节的叠加,更让入境游门槛持续降低。免签政策的推广、退税商店的扩容、即买即退清单的丰富,从进得来到购得爽,形成了服务闭环。广西的热带水果采摘游、北京的胡同骑行游等特色路线,则在标准化服务之外增添了烟火气,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这些服务升级看似细微,却切实解决了外国游客的出行烦恼,为入境游的热力续航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从文化体验到科技探索,从产品创新到服务升级,这个暑期的入境游热潮,勾勒出一个传统与现代共生、多元与活力并存的中国。这场热力全开的入境游,既是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更是世界感知中国的生动窗口——在这里,每一份体验都是文化的对话,每一次停留都是心灵的靠近,而这股不断增强的全球引力,正让中国与世界的联结更加紧密。
作者:黄宗跃
(编辑:崔凤娇 责编:田莉 校对:文骥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