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地评线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以奋斗为笔,在万里铁道线上书写“最美”人生

2025年08月25日 10:11: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久泰平 编辑:文骥

近日,中央宣传部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最美铁路人”——丁巧仁、王婷婷、孔祥配等10位同志,正是这群默默奉献者的杰出代表。他们奉献在一线、成长在基层、建功在岗位,用辛劳汗水守护列车飞驰,用倾情奉献温暖群众旅途,在万里铁道线上,以奋斗为笔书写了最美的人生。

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16.2万公里铁路网如血脉般贯通南北西东,4.8万公里高铁线路似巨龙蜿蜒驰骋。这是一张庞大的网络,覆盖99%的20万人口以上城市;这是一张忙碌的网络,年发送旅客超40亿人次,货物近40亿吨。而撑起这一世界最繁忙运输网络的,是千千万万铁路人的默默付出与坚守。受表彰的10位铁路一线的先进典型,用他们的动人故事,诠释了新时代奋斗者的最美姿态。

他们不仅以技术见长,更以责任为信仰。在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群,陈永红十二年如一日坚守在海拔3100多米的高寒缺氧环境,亲手检查过2870根支柱、17220个吊弦。这样的坚守,绝非仅是时间的累积,更是对“安全无小事”的深刻践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专业精神,往往体现在对细微之处的执着,是对岗位职责最根本的忠诚。青藏高原上的马万里,凭借“火眼金睛”与一把金锤守护桥梁隧道,其背后是对标准毫不妥协的坚持,铁路安全正是在这样一锤一敲的严谨中得以筑牢。

他们弘扬工匠精神,于精益求精中显担当。技术的突破,则来自不甘平庸、敢于较劲的创新意志。王超经历600多次失败终克焊接难题,印证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真理。每一次尝试,都是对未知边界的拓进;每一次失败,都为最终的成功铺就阶梯。正如王中美以百吨焊丝完成数十万米焊缝、参与多项世界级桥梁建设,他们所展现的,不仅是工匠的手艺,更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开拓精神。这种以实践推动技术革新的努力,正是中国铁路从追赶到引领的内在动力。

他们牢记为民情怀,将温馨服务融入日常。“最美”不仅镌刻在钢轨之间,也流淌于服务旅客的温情之中。孔祥配在风雪中为孕妇乘客争取时间,车菲菲在列车晚点时仍耐心寻求解决方案,李元创新“四通”服务,高明伟驾驶服务车守护旅客平安,他们以人为尺、以心为度,让铁路不再是冷硬的交通网络,而成为承载温度与信任的公共空间。这深刻说明,真正的现代化,不仅是技术先进,更应充满人文关怀。铁路工作者用行动诠释:服务的本质,是对他人需求的真心体察与积极响应。

伟大出自平凡,奋斗成就“最美”。这些铁路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到极致。他们用行动证明:只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让我们以这些“最美铁路人”为榜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责、执着坚守,用奋斗之笔,书写属于自己的“最美”芳华,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久泰平


(编辑:文骥 责编:崔凤娇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