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期
本期策划:卓灵
"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于法无据 移风易俗不可矫枉过正

  10月8日,山西临汾大邓乡赤邓村一则公告引发争议。该公告显示,10月1日起,该村不允许过满月、一周岁生日、六十岁生日、搬家宴请等,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等,一切从简,杜绝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

  葬礼披麻戴孝,是传统表达哀思的一种方式,也是流传千年的殡葬风俗,而赤邓村的一刀切的“硬推强逼”行为,委实让人难以接受。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的,“乡土社会的变迁是很缓慢的”,移风易俗也应寻求善治智慧,不能简单地一刀切整治。

一、“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于法无据

法无禁止即可为,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中都没有禁止的行为,该村两委不仅公告禁止,还“连坐”约束,违反则贫困生、转学、上户等手续不予办理。这则荒唐的村规民约,显然于法无据,严重伤害了村民的情感,损害了村民的合法权益。

【详情】

二、整治丧葬礼俗禁止“硬推强逼”

无论是子孙披麻戴孝,还是亲朋好友送花祭奠,都是一种仪式感的表达,体现世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逝者的哀思。倡导丧葬新风这本身没有错,但也应顾及伦理传统,考虑到群众对逝者祭奠的正当需求。

移风易俗“硬推强逼”,颇有矫枉过正、急功近利的味道,不仅难以有效整治丧葬礼俗,反而容易因缺乏民意而流于形式。正如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简化丧葬礼仪应该倡导,不应该强制地硬性规定。确实,对民间的不良习俗,还是采取教育引导为宜。【详情】

三、移风易俗应去糟粕留精华

葬礼不准披麻戴孝、不准进行祭奠活动、不准送花圈纸扎等,这样的规定显然就是一种“强盗逻辑”,采取一味的“禁”,看似能够解决问题,其实这是一种累积问题的方式,当量变引起质变的时候,其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移风易俗不能念歪了经,也不能简单的一禁了之,也是考验一个地方的治理智慧,要避免矫枉过正,就需要摒弃“强盗逻辑”,在引导上下足“绣花功夫”,才能够持之以恒地去做好移风易俗这件事,让清风扑面。【详情】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等基层组织的法治意识和管理水平,杜绝一些任性甚至违法的规定,让类似“葬礼不准披麻戴孝”等笑话不再上演,这样政府的公信力才能得已彰显,群众对干部的信任也才能加深。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编辑部邮箱| 友情链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