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原创 | 国内国际 | 理论 | 时评 | 资讯 | 财经 | 科教 | 文旅 | 汽车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太阳鸟时评  >  太阳鸟视点

打破“各打五十大板”——司法如何摆脱“互殴”思维定式 |“女子被打还击先被认定互殴后改判无罪”系列评论之二

2025年05月23日 15:24:23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2020年11月,张女士劝阻醉酒顾客刘某别用桌角开瓶盖,却遭来对方辱骂和三次暴力攻击。情急之下,张女士抄起啤酒瓶反击。此事被公安机判定为“互殴”,张女士遭受行政拘留5日和罚款200元的处罚。为继续经营生意,张女士选择隐忍。但刘某得寸进尺,竟以额头受伤为由索赔4万元。忍无可忍的张女士毅然提起行政诉讼。一审、二审、再审均败诉,直至提出监督申请,检察官揪出关键细节,2024年4月,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判决,认定张女士为制止刘某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反击,属于正当防卫,不应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法律不应该保护我们吗,被打了还手就错了吗?”张女士在维权过程中的疑惑,也道出了无数普通人对“遭受侵害时能否进行正当防卫”的困惑。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不应让正义的迟到成为常态。张女士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陷入了长达四五年的司法拉锯战,她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历经多年诉讼,才终于迎来改判的曙光。然而,面对高昂的司法救助成本,又有多少人能像张女士一样,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坚持到底呢?

我们看到,山东高院判决书中明确指出,司法实践中个别案件存在“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现象,这种做法模糊了“正”与“不正”的界限,难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违法者得不到应有的惩处,守法者承受不应有的委屈,“和稀泥”式判决,只会导致更多人陷入“被打不敢还手、老人倒地不敢扶”的无奈困境。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司法判决不仅是对个案的裁决,更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案例。执法人员作为法律执行者,其执法行为关乎法律权威与社会公平正义。法治能否进步,执法人员素质与能力提升也是重要因素。严格规范执法裁量权,打破“各打五十大板”的思维定式,杜绝“和稀泥”式执法判案,法律才能真正成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作者:田莉

(编辑:崔凤娇  责编:文骥  校对:田莉  审核:周牧)


》》》相关评论

正当防卫的“破冰”——治安案件中的司法理念更新 |“女子被打还击先被认定互殴后改判无罪”系列评论之一 

法律应是公民权利的“盾牌”而非“枷锁” |“女子被打还击先被认定互殴后改判无罪”系列评论之三  


来源:四川新闻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