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期
本期策划:蔡晓慧
“两头婚”悄然兴起 是偶然还是必然?

  近年来,在江浙一带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婚姻形式——“两头婚”,这种婚姻既不属于男娶女嫁,也不属于女招男入赘。小夫妻成家后依旧与双方原生家庭保持一定“黏性”,通常各住各家。他们一般会生育两个小孩,第一个随父姓,由男方抚养为主,第二个随母姓,由女方抚养为主。在“两头婚”家庭里,没有外公外婆的概念,小孩对爸爸妈妈的父母都叫爷爷奶奶。

  “两头婚”的异军突起可以说打破了传统的婚姻模式,也再次引发了社会关于婚姻形式的热议。

“两头婚”影响夫妻感情

一方面“两头婚”家庭的独立性、小家庭的完整性必定会受到影响,小家庭没有凝聚力,影响夫妻感情,年轻夫妻过于依赖原生家庭,自己的独立能力越来越差,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小家庭的稳固,不值得提倡。另一方面,这就是一种“半离婚”状态,一旦不满足的一方有了“底气”,婚姻即将解体,离婚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样的婚姻不应该被提倡,婚姻就是两个人一起组建一个新的家庭,彼此包容,相互理解,相伴到老。但“两头婚”似乎让婚姻的存在失去了一个家庭该有的温暖,更加速了亲情的淡漠,也淡化了人们的家庭观念、责任担当。 【详情】

婚姻形式只是一种外在

“两头婚”不完美,但也不要过于苛责,过度杞人忧天。婚姻比合同更牢靠的点在于爱和责任,只要不违背家的初衷,“两头婚”试试又何妨? 【详情】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一时的甜蜜令人羡慕,团圆甚是美好,但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时间久了,除了原有的浪漫,更多的是相互包容和互相理解。对于婚姻应该是怎样的形式,或者孩子应该随谁的姓,这一切最终还是由夫妻双方决定,只要你们过得幸福美满,生活和谐安康,一切事情都不成问题。总之,“两头婚”模式争议依然存在,及早评价尚早,不该简单说好说坏。一切还是因地制宜,充分考虑。 【详情】

“两头婚”背后的"养老困境"

专家称:“两头婚”这种社会现象是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庭催生的一种产物,比较妥善地解决了独生子女家庭男女双方的实际需要和心理需求,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有利探索,有利于家庭的稳固和谐。

存在即合理,某一种现象的产生,必定是社会环境所促成。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生育率越来越低的的今天,“两头婚”这种形式无形中是“二胎政策”的积极补充。 【详情】

透过“两头婚”,也给社会提了一个醒。之所以一些父母害怕子女因结婚而远走高飞,江浙一带父母甚至对女儿有着“不远嫁”的要求,其原因除了不舍之情,更有养老之忧。加快发展养老产业,壮大居家养老、社会养老产业,让更多父母无惧养老,方能让更多儿女无畏婚姻,畅享爱情自由。 【详情】

“两头婚”不管是权宜之计还是无奈之举,都只是一种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打破传统婚姻的选择方式,没有必要过分指责,而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我们只需要谨记选择婚姻是因为爱情而不是为了利益、也不是为了传宗接代,也不需要权衡利弊、计较太多,要时刻秉承对婚姻的那份敬畏与尊重。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编辑部邮箱| 友情链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