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期
本期策划:卓灵
整治“饭圈”乱象,让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央网信办发布消息,一段时间以来,“饭圈”粉丝群体在网上互撕谩骂、应援打榜、造谣攻击等问题屡见不鲜,破坏清朗网络生态,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人民群众反映强烈。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

揭露“饭圈”乱象带来的危害

“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和行为,充斥网络,充斥市场,充斥社会,影响恶劣,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危害健康的粉丝文化,危害和谐的娱乐文化,破坏健康的竞争秩序,对网络文化造成污染,对群众文化造成伤害。整治“饭圈”乱象,让其正直清朗飘香,迫在眉睫。【详情】

整治“饭圈”的实质是打造正能量的“饭圈文化”

整治目的,并非禁止“饭圈”文化,而是希望未成年人理性追星,适可而止,还是要以学业为重,辨识和拒绝不良行为。引导粉丝树立健康心态,学习“爱豆”的优点,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营造健康友善的“饭圈”文化。 【详情】

整治“饭圈”乱象正当其时。未成年人占了很大比例,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喜欢模仿、跟风,又较为冲动,很容易被不良行为误导,养成不健康的追星习惯。因此,监管部门对“饭圈”进行严肃整顿治理,遏制不良风气,有助于引导未成年人理性追星,树立健康“三观”。 【详情】

精准发力,整治饭圈乱象要治本

要整治“饭圈”乱象,尤其需要精准发力,要通过平台带头、斩断网络“黑手”、给予正确引导、强化国家治理等方式,才能营造晴朗的网络生态,也能够涵养文化自信。 【详情】

建立长效机制是治本之策。一则,要从相关的节目方入手,对制播单位、赞助厂商、直播平台等进行严格约束,让他们的行为都能经得起法律的审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社会效应的承担;二则,需要对相关“黑产链”进行严厉打击,让恶意炒作营销等行为无处遁形;三则,也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星观,避免未成年人成为相关方面精准收割的韭菜。只有多措并举,才算是建立起必要的长效机制,也只有利剑高悬,对相关行为的约束才是长期的、稳固的。 【详情】

为了饭圈文化的美丽发展,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了网络文化的蓝天白云,我们必须共同用力,通过专项整治,一起告别“饭圈”怪相,走上“饭圈”文化健康阶梯。

  • 【川言堂】第69期:影院“黄金坐席”加价,要慎而为之

  • 【川言堂】第68期:缅怀稻田守望者,接续奋斗再出发

  • 【川言堂】第67期:如何化解“鸡娃”焦虑?

  • 【川言堂】66期:长途漫游费何时休,还需三方合力作为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编辑部邮箱| 友情链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