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期
本期策划:崔凤娇、黄成群
“零点体育”让教育不再缺钙值得推广

近日,北京某小学正式启动“零点体育”,即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先上40分钟“体育课”,再开启一天的文化课学习。同时,学校围墙上印有十分醒目的红色大字:“体育是第一学科”,“运动是孩子们最应该上的课程”……该新闻经报道后立即引起网民关注,认为“零点体育”颇具探索意义,值得推广。

认为“零点体育”有益青少年强身健体

体育课也是娱乐课,开展受孩子欢迎的运动科目,相信能有效释放孩子们的学业压力。集体活动还能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为他们的在校时光留下更多更美好的记忆。现今,亟待思考的是如何巩固体育锻炼成果,进一步使孩子们适应高校体育锻炼生活,适应未来就业形势。 【详情】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不得随意占用体育课,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教育的变革不是立竿见影的,身体健康的需求会越来越被重视,体育课的处境会越来越好,体育老师不再“被生病”,教育也不再缺钙。 【详情】

“零点体育”颇具探索意义,值得推广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体育之计在于先。先上体育课再上文化课,这种做法很好,体现了“体育是第一学科”,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先上体育课就是让这个“先”落地生根。 【详情】

“零点体育”并非“喧宾夺主”。孩子们加强体育锻炼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增强青少年体质,“零点体育”开齐开足体育课是硬性要求,也是有效途径。值得全面推而广之。 【详情】

呼吁形成合力 ,提高孩子体育运动意识与能力

少年强则国强,学习和智力的竞争都有赖于强壮的体魄。调整体育课的时间,增加体育课的时长固然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体育课的时间仍然是有限的,相对于正在成长发育的中小学生还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在“课外”下番功夫。 【详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之于成长价值的重新认识,多开展体育运动,让孩子们在运动中锻炼身体、磨炼意志、健全人格,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对此,除了学校,家庭、社会也要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形成合力,让孩子们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 【川言堂】64期:地铁内拟禁用充电宝?安全和人性化都要兼顾

  • 第63期:“乱刻划”屡禁不止,既需堵也需疏

  • 第62期: “怀孕就辞职”的职业歧视,需要全社会共同治理

  • 第61期:让“绿色”根植于心,共建美丽中国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编辑部邮箱| 友情链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