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自疫情暴发以来,确诊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当为我们每个人信息安全敲响警钟。众所周知,公民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对于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的行为,对此,公安机关应及时查清信息泄露的途径,追本溯源堵上漏洞,及时缓解公众的焦虑,保护患者的信息,让公众和患者都能获得安全感。此外,对于我们网民而言,应该养成从权威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网传的信息很可能会被“添油加醋”或被精心裁剪,而对于受害者来说造成的次生伤害更多的是不可逆的。 【详情】
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每个人只要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性和兴趣爱好,不偏离法制和道德的轨道,都有绝对的权利去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工作,这点没有任何人有特权加以管束和指责。可以说,在赵某身上寻找“话题突破口”,恶意中伤、肆意编排、诽谤造谣,大搞“网络法庭”,甚至没事找事、无事生非,本身就是某些人骨子里存在的“窥视欲和想象感”的精神混乱症,如此不负责任、围观起哄、莫名其妙的行径,极容易造成“社会性死亡”,也突破了法律的底线与红线。 【详情】
结束语:要遏制谣言泛滥,避免谣“疫”成灾,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每个人都应该多一点理性、少一点任性,多一份定力、少一点跟风,多一些克己守法、少一些肆意妄为。遵守法律法规,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客观地认识疫情、科学地预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更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