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期
本期策划:卓灵 刁万妹/span>
斩断“盲发快递”黑产业链,多方要合力共治

  近日,新华社《全民拍》栏目接到多个报料:最近没买东西,却收到一个到付快递,打开快递却发现无非是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这是一种叫“盲发快递”的诈骗手法。诈骗分子通过不同渠道获取客户信息后,不需客户下单购买产品就发货,他们利用到付款和实际货品的价格差获利。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业内人士和专家提醒,来源不明的货到付款快递不要签收,接收快件时最好当场验货,同时呼吁尽快建立个人隐私保护机制。

揭秘“盲发快递”黑产业链,不盲收是真经

这种诈骗手段的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不需要客户下单购买产品就发货,诈骗分子利用到付款和实际货品的价格差获利。他们先是找到一个快递公司合作,安装快递后台发货系统。做盲发时,与揽件快递员沟通,填写假的发货人和地址,以便切断与收件人的联系。其次,通过电商平台、贴吧、 QQ群、快递公司,诈骗分子可以轻松地低价购买到客户个人信息,并从中挑选地址为小区的进行盲发,提高签收率。最后,联系外包客服公司,购买客服服务。发货方事先把每单定价告知外包公司,并将发货手机号设置来电转接至外包公司,客服接到退货电话后,尽量通过金钱赔偿的方式维持交易,减少退货率,最大限度获取利益。 【详情】

防止“盲发快递”骗局骗人,首先是多长个心眼。家里来了“快递”,应该先看清楚是谁寄来的,是什么物品,如果自己没有购买,是不是孩子或家人购买的,应该及时联系沟通,问清楚情况。如果没有人购买,对“飞来之物”应该拒收,千万不能贪图小便宜而盲目收下付款,这样就很容易上当受骗。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地下有陷阱。对于不明“快递”,不弄清情况下应该坚决拒收,“盲发快递”骗局也就没有用武之地。 【详情】

“盲发快递”根源在于个人信息泄露

这种快递背后是一条涉及购买个人信息、盲发快递、外包客服的黑色产业链。该产业链的第一门“生意”的就是个人信息买卖,大量个人信息在贴吧、QQ群等平台被交易,一条被卖到1.5至2元,记者打开一个包含个人信息的文件发现,姓名、电话、家庭或公司地址等详细信息被严重泄露。难怪“盲发快递”诈骗者不需要客户下单购买产品就能给“精准发货”。 【详情】

骗子能够“精准”发送的个人信息是不法分子泄露交易用户的个人信息。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暴露在电商、外卖等不同的平台上,快递面单、系统漏洞等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详情】

打击“盲发快递”需多方合力监管

相关部门则应从法律规范、行业标准、技术等方面,持续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工作,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提高违法成本,严厉打击不法分子泄露、交易个人信息。 【详情】

对于快递公司的行为,让其“良心发现”不太可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倒逼其“守法”,从而不敢成为“帮凶”。同时严惩电商平台的“内鬼”,让骗子无法“如鱼得水”,如此,才能避免盲发快递的骗局祸害消费者。 【详情】

我国正在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目前草案已经经历征求意见阶段,该草案确立了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个人信息处理与保护一系列规则,全面加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期待它能早日实施,让“盲发快递”等诈骗没有可乘之机。

关于我们| 网站合作| 广告服务| 法律声明| 编辑部邮箱| 友情链接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2304068 发证机关: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经营许可证 编号:川B2-20100027 四川新闻网版权所有 蜀ICP备09013264号-3